×
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?普京回应语惊四座!
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?谁又会支持日本?近日,普京说了一句话,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...
普京到底说了什么,打死你也想不到
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
终战纪

第27章 帝国科技(中)

第27章 帝国科技(中)

帝的国机器人迄今为止尚未流露出任何敌对情绪。或许,他们压根儿就不是战斗机器人,抑或根本没把我们放在眼里。埃博斯兰萨德队长同样也未曾下令攻击,他的良知不允许他对和平的生命扣动枪机,毕竟,他是文明世界的子民,是文明之光的使者。身为文明的代言人,他们的行为自当与文明同行,背道而驰之举,绝不可能出自于他们之手。

眼前,一幅**共融的画面徐徐展开。

几个特战队员在日语的问候声中与几名机器人建立了友好交流,在互致问候后,也随之投向到清理工作中。然而,他们参与并非出于纯粹的善意,他们心中深藏着算计,并非单纯的善行者。若是有人误以为他们是出于无私的帮助,那便大错特错了。实际上,他们正静待时机,渴望能获得一具帝国士兵,或者机器人遗体以深入研究。

然而,现实并未如他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。清理任务圆满结束,15具遗体已妥当放置在一辆轮式输送车上,而几名战士却未有下手的机会。正当他们心生绝望,打算采用强硬手段之时,转机却悄然而至。

机器人并未立刻将那些遗体运走,而是各自登上了几架扁平且怪异的空天战机。士兵不知机器人意欲何为,但相信上面有东西值得一看。他们在没有片刻的犹豫,也跟随其后,爬了战机。

在一架空天战机上,不透明的座舱盖缓缓开启,显露出一个穿着单薄(不超过1厘米厚)宇宙服、头戴小巧精致全封闭头盔的身影映入眼帘。然而,那头盔之内,却是寂静无声,生命之火似乎已然熄灭。没错,他正静静地歪坐驾驶座椅上,没有了任何生命的气息,仿佛一尊凝固的蜡像。

座舱空间狭小,除了这具遗体,再无他物。没有繁复的仪表盘,没有平面显示屏,甚至连操纵杆也不见踪影——尽管这类先进战机或许已经摒弃了传统操纵杆,但人们总觉得操纵杆更直观。总之,座舱内空空如也。地诺士官深感失望而又心生畏惧,对手的强大令他震撼。瞧瞧那宇宙服的先进程度,再看看座舱的简洁,难道这战机采用脑控技术吗?这简直是超乎想象。

趁着机器人打开座舱盖的瞬间,一个特战队员迅速背起一具机器人遗体,在众目睽睽之下消失得无踪无影。第一具空天战机飞行员的遗体被悄然移出,两名“热心”的地诺士兵协助将其轻松装入运输车。随后,更多的遗体被搬出,更多的“热心”士兵加入搬运行列。这一幕,与其说是敌对双方的交锋,不如说是友好的合作。因此,在日后的岁月里,每当有人提及此事,埃博斯兰萨德总是忍俊不禁——这确实是一段令人捧腹的往事。

趁着机器人第三次登上空天战机并打开座舱盖的宝贵时机,另一名士兵敏捷地背起一具飞行员遗体,如同幽灵般迅速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之外。表面看来,地诺士兵似乎对这些外星生物的遗体抱有深厚兴趣,但实际上,他们真正觊觎的是那身蕴含高科技的装备。当然,对于大日本帝国的机器人遗体,他们的兴趣同样不减,因为这些机器人的技术水平远超他们现有的装备。

两名执行“偷尸”任务的士兵很快便悄无声息地回到了队伍中,并带回两个与遗体重量相当的神秘包裹,悄悄地将其放入了输送车。然而,这种滥竽充数的做法最终会被证明是错误的,甚至有些多此一举。与此同时,他们还带回来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:班科斯纳姆小行星方向,三艘大日本帝国的战舰正迅速逼近。不过,幸运的是,时间尚算宽裕,即便敌舰以全速前进,也需要两个多小时才能抵达这里。加之敌舰加速和减速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时间,且该区域小行星密布,高速航行风险重重。因此,初步估算,敌人至少需要三个多小时方能到达。然而,考虑到撤离的计划,若他们在敌人过半程时撤离,即所谓安全撤离时间,那么他们可以利用的时间将剩一个半小时。

此外,通讯问题也成为了个棘手难题。“赤城”号的船壳如同一个巨大的屏障,完全阻断了他们与船外留守队员的舰队的联系。因此,他们只能依赖信使或者传令兵来传递信息,若想要与舰队取得联系,还需要留守人员作为桥梁。更令人头疼的是,三支行动小队也相互失去了联系,无法实现即时信息共享,这无疑为协调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。他们的通讯在这里也被屏蔽了,这里面实在有些诡异。

尽管如此,敌我双方的合作却异常顺利,工作效率也显著提高。不久之后,清理工作便告一段落。实际上,除了尸体之外,这里并无需要清理之物。

在与机器人的交谈中,埃博斯兰萨德等人得知,“赤城“号上的所有生物人均已经遇难,众多机器人受损,装备损失惨重。眼前的这批战机,由于先前的爆炸,光电元器件损坏率超过13%,再也无法动弹。战机飞行员所穿的宇宙服里的元器件同样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坏。这些损失都是那场突如其来的爆炸所致。

日本人的覆灭与埃博斯兰萨德无关,但眼前的这些无法起飞的战机却让他暗生惋惜。他原本打算弄一架回去的,无论自己是否会操作,但现在看来,这一愿望似乎已经成了泡影。那些先进的宇宙服也受损严重,这令他倍感失望。

“难道就这样白忙活了一场?!”埃博斯兰萨德有些懊恼,他无论如何都有些不甘心。他默默地跟随着浩浩荡荡的“联合清理大军”,继续往前。是往前吗?他的方向感在这里变得模糊,或许更应该说是往里,或者是继续向这个未知世界的深处。

此处的泛光照明系统相较于班科斯纳姆地下世界的电力泛光照明,展现出了超乎想象的先进性。它采用的是混合能量机制,意味着任何能量传递都能被其有效利用——无论是电能,冷热交替产生的能量,还是震动所蕴含的动能。而更为惊人的是,这一系统的核心在于材料本身,而非传统的电子元器件。正因如此,即便历经数百年岁月的洗礼,这里仍然能光明如白昼,熠熠生辉。

突然,埃博斯兰萨德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,他迅速拉住了一名高级士官,用手势传达了自己的计划。解读完大校的手势,士官在心里暗自嘀咕:“长官,您这也太黑……”然而,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阴险而狡黠的笑,幸好头盔的遮挡了他的面部表情,未被大校发现,否则,回去以后,难免被大校给收拾一顿。

这里就是一个不设防的世界,到处都是先进的技术遗存,尽管部分已遭损坏,但其价值仍远超寻常。既已经踏入了这片宝地,他们既能空手而回?他们的目的本来就很明确——探索以及获取。无论是什么,只要能带走,必不能放弃;若无法带走,那便留下些许破坏,以示其曾到此一游。这便是他们的行事准则——不取白不取,取了也白取。

士官迅速返回留守处,通过突击艇上的通讯设备联系了舰队,请求增派一艘突击艇作为接力,随后召集六名留守队员,一同返回了“赤城”号。

在那名高级士官的带领下,几名战士来到那一架距离过渡舱最近的空天战机下。原来,埃博斯兰萨德队长是想偷一架战机回去。几名士兵迅速行动,配合默契,很快就在战机三个轮式起落架上绑好了牵引绳,并解开了固定锁钩。随着高级士官一声号令,士兵们齐心协力,上百吨的空天战机缓缓滑向过渡舱。

然而,在战机出舱的过程中,由于未能即时减速,士兵们被战机的惯性一同带进了太空。幸运的是,他们有所准备,将牵引绳与自己紧紧绑在了一起,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。尽管如此,这样的太空漫步体验,并非每个人都能欣然接受。

此时,他们的突击艇已经升空至预计位置。在空天战机出现时,突击艇立刻抛出一张由纳米纤维材料织成的大网。那架被盗的帝国战机一头撞入网中,就这样被捕获。同时被捕获的还有那几个与战机绑在一起的战士,这似乎是一个失误。如果是刚性的机械捕获,显然是不会网到人的,然而,没有办法,他们更对柔性网捕技术情有独钟,他们认为,这不仅简单轻便,还能有效降低捕获过程中自身飞行器失控的风险,相较于刚性机械臂捕获技术,具有显著的优势。

太空中的混乱场景显得尤为独特而紧张。地诺士兵显然是有点手忙脚乱。在失重环境中,缺乏着力点使得任何行动都变得异常艰难。那几个把自己与战机捆绑在一起的战士,经过一番艰难的挣扎与努力,终于从网中挣脱出。又经过一番努力,他们终于将战机和突击艇捆绑在一起,实现了稳定的“刚性”连接。然而,就在这时,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了他们面前,忙中出错,突击艇的舱门被牢牢堵住,根本无法进入。重新捆绑显然是来不及了,高级士官果断决定让突击艇靠近“赤城”号,艇外人员暂留“赤城”号,突击艇带着帝国战机先走。

与此同时,突击艇拖拽着与其捆绑一起的庞大帝国战机,如同一位满载战利品而归的勇士,加速朝舰队藏身处飞去。

终于,增田霸地中将司令官的战靴踏上了班科斯纳姆小行星的土地。这是星舰上的大日本帝国有史以来获得的最大陆地和星球。他本想借此机会发表一番慷慨激昂的感慨,却被情报官突如其来的报告打断。情报官的声音中略带一些慌乱:

「司令官、『赤城』に新たな生命体、外……宇宙人が現れた」(司令,‘赤城’上出现了新的生命体,外……外星人。)

增田霸地面色骤变,声音中透露出难以置信:「何ですか?宇宙人?どこから来た宇宙人?」(什么?外星人?从哪里来的外星人?)

「いい……そうらしい……」(好……好像是这样……)

情报官结结巴巴地回答让他更加愤怒:「廃棄物!私が必要としているのはあいまいな答えではなく、正確な答えです。ばか野郎!」(废物!我需要的不是含糊其辞的答案,我要的是确切无疑的回答。混蛋!)

其实,情报官的失误是可以理解的,毕竟距离那么遥远,除了“赤城”号上的机器人,没有人知道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。

情报官渐渐镇定下来,纠正道:「地諾人です。いいえ、地諾テナガザルです。」(是地诺人,不,是地诺长臂猿。)

增田霸地闻言怒吼道:「くそ!また憎らしい地諾テナガザル、強盗だ!彼らはどうやって上に行ったの?」(可恶!又是可恶的地诺长臂猿,强盗!他们是如何跑到上面去去?)情报官无言以对,只能无力地摇头。

增田霸地更加怒不可遏:「饭桶!君が何も知らないのは分かっていたが、あなたはまだ何かを知ることができます!」(饭桶!我就知道你什么都不知道,你还能知道些什么!)这个时候他终于意识到情报官的权限有限,于是决定亲自行动。他迅速返回空天母舰“大凤”号,并带领另外两艘战舰腾空而起,向“赤城”号疾驰而去。

大本营的救援船队离“赤城”号还数千万千米之遥。增田霸地深知,如果他不能尽快赶紧过去,那些珍贵的“帝国黑科技”很可能就会落入地诺长臂猿之手。尽管他不相信落后的地诺人能够从中偷学到多少东西,但是那些毕竟是瑰宝,绝对不能轻易示人。

“联合清理大军”踏进了一个类似更衣室的舱室,舱室的核心位置悬置着一台无支撑的手术台式的设备,其外观独特,散发着冷冽的金属光泽。埃博斯兰萨德等地诺人不明觉理,只能猜测那可能是用来复活那些帝国飞行员的。然而,他们却不敢多问。毕竟这是在一个陌生而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,他们必须小心行事,只好站在一旁,静静地观望。

埃博斯兰萨德的既紧张又充满期待。他渴望揭开帝国那令人费解的黑色科技面纱,了解他们究竟是如何让死去的帝国飞行员“复活”的。

一名机器人将一具飞行员的遗体平稳地平放在手术台上。紧接着,几条机械臂伸出,精确地将遗体定位并牢牢固定。随后,两道紫色激光如幽灵般在空中呈T字形划过,一道围绕颈部回旋一周,另一道则从颈部沿遗体前正中线笔直向下,直至**。与此同时,固定头部的机械臂在松开的同时,轻巧地取下了遗体头上的头盔。固定躯体的机械臂也在松开之际,将遗体身上的宇宙服轻松脱下。

此刻,死者的真实容貌终于呈现在众人眼前。对于埃博斯兰萨德他们这些地诺人来说,他们还就这样认为,眼前所见就是裸身的日本人了。然而,遗体还被一件被称之为“第二肌肤”的紧身纳米衣紧紧包裹着,从头至脚,密不透风。几条机械臂再一次伸出,将遗体重新定位和固定。紧接着,一道蓝色激光从头顶开始,沿遗体前正中线笔直向下划过,直至**。随着机械臂的松开的同时,一件厚约3毫米的紧身衣被缓缓脱下,一具全裸的帝国飞行员遗体才真正暴露在众人眼前。整个过程流畅而迅速,用时不到20秒钟。

尽管遗体已经失去生命,但仍还留有余温。当然,这绝对是废话,因为在这个宇宙中,除非达到绝对零度,否则所有的物体都有温度。遗体的皮肤看起来非常纯净,仿佛被精心呵护过一般,上面找不到一株病菌的痕迹,也没有一块瘀斑、一颗黑痣,只有一片苍白如雪的纯粹。这是因为他们多年没有接受日光照射,再加之已经死亡的原因,更主要的是那件“第二肌肤”的精妙护理。那件宇宙服超乎人们的想象,它不仅是一件恒温抗荷服,一件肌肤自清洁与护理保养服,更是一个集成的维生系统。

随后,遗体被送进一个入口,即将被输送到维生系统的自适应生态舱。在那里,它将在一个生物降解槽中被完全分解。据估计,其分解成水和其他各种元素的时间不会超过12小时(按地球时计算)。

然而,在处理完最后一具遗体后,一个与帝国飞行员等质量的未知物体被放到了“手术台”上。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几个机器人顿时愣住了,他们显然无法识别这个陌生的物体。而“手术台”也仿佛失去了原有的“灵性”,没有做任何反应,其实它已识别出这是一个外来世界的物品,所以没有动作。

上一章目录下一章
功能呼出区
content